孔子听后,恍然大悟道:“先生此言,使我顿开茅塞。众人处上,水独处下;众人处易,水独处险;众人处洁,水独处秽。
所处尽人之所恶,夫谁与之争乎?此所以为上善也。”
老子点点头,说:“汝可教也!汝可切记:与世无争,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,此乃效法水德也。水几于道:道无所不在,水无所不利,避高趋下,未尝有所逆,善处地也;空处湛静,深不可测,善为渊也;损而不竭,施不求报,善为仁也;圜必旋,方必折,塞必止,决必流,善守信也;洗涤群秽,平准高下,善治物也;以载则浮,以鉴则清,以攻则坚强莫能敌,善用能也;不舍昼夜,盈科后进,善待时也。故圣者随时而行,贤者应事而变;智者无为而治,达者顺天而生。汝此去后,应去骄气于言表,除志欲于容貌。否则,人未至而声已闻,体未至而风已动,张张扬扬,如虎行于大街,谁敢用你?”
孔子道:“先生之言,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,弟子受益匪浅,终生难忘。弟子将遵奉不怠,以谢先生之恩。”说完,告别老子。
据史料记载,公元前516 年老子回到了家乡。这时比老子小20 岁的孔子去拜访过老子,向老子请教学问,典故“孔子问礼”说的就是上面的故事。
水在老子眼中属于随遇而安、自由随性之物。无论山间路旁、沼泽碱滩,水都能顽强地生存。即便只是一滴露珠,它也会笑迎朝霞,熠熠闪光。水的这种精神,启发我们即使处于艰苦的环境,也要心中坦荡。